本文共 2598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8 分钟。
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OSPF网络设计解决方案(第2版)》一书中的第1章,第1.2节,作者 【美】Thomas M. Thomas II, CCIE #9360,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OSPF网络设计解决方案(第2版)
OSI参考模型中的7个层面,可以被划分为两类:上层层面和下层层面。上层层面通常只关注应用,而下层层面主要处理数据传输。本节将分别介绍3个上层层面、4个下层层面,以及它们各自的功能。OSI参考模型的上层层面(upper layer)——5、6及7层——关注与应用相关的问题,它们通常只在软件程序中被参考实施。应用层位于最上层,且最靠近终端用户。如果用户或应用进程需要进行网络通信,那么它们将直接与包含通信组件的软件程序进行交互,从而有效地对接OSI参考模型。下面将详细并逐一地对上层层面的功能进行回顾。
注意
通常,我们使用术语上层层面来描述所有位于既定层面以上的层面;相反地,下层层面(lower layer)则通常描述所有位于既定层面以下的层面。希望你能够结合语境,正确地理解并使用这两个术语。1.7层——应用层应用层实际上扮演着终端用户接口的角色。邮件应用客户端(Foxmail、MS Outlook等)或通信软件(用于Telnet连接的Secure CRT,或用于FTP连接的FTP Voyager)借助应用层与用户进行交互。例如,当用户想要发送e-mail或访问服务器上的文件时,整个过程便是从应用层开始的。另一个和应用层相关的例子是,网络文件系统(NFS)通过Windows NT来映射驱动器。
2.6层——表示层
表示层负责在应用程序之间达成统一的通信格式(语法)或执行格式转换。例如,表示层帮助Microsoft Exchange正确连接并从Lotus Notes获取消息。当发送者以EBCDIC(8比特)字符编码发送消息,而接收者却需要以ASCII(7比特)字符编码接收时,应用层则需要对通信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另一个发生在该层的例子是,PGP1中的数据加密和解密。
3.5层——会话层
会话层负责管理把应用层信息递送到OSI参考模型的数据传输部分。例如,Sun公司或Novell公司运行在会话层的远程过程调用(RPC)。
OSI参考模型的下层层面——1、2、3和4层——处理数据传输的相关问题。其中,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可以使用硬件或软件的形式来实现,而其余层面通常只能由软件实现。网络工程师和网络设计者主要关注下层层面,从而保证网络得以正常运行。下面将详细并逐一地对下层层面的功能进行回顾。
1.4层——传输层
传输层负责提供逻辑传输机制,且不同的传输机制拥有不同的功能特征。例如,作为传输层的一种逻辑传输机制,传输控制协议(TCP)能够为用户数据提供高等级的错误校验和高可靠性的传输(利用序列号),并将传输数据交付给OSI参考模型的下层层面。该层是唯一能够通过使用路由协议,如最短路径优先(OSPF)或TCP应用——文件传输协议(FTP),来提供真正的源到目的、端到端连接的层面。
和TCP相比较,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一种不可靠的传输协议,因为UDP没有额外的段头信息来支持类似于TCP的错误校验和可靠性传输。一些较为常用且基于UDP的协议包括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FTP)及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UDP协议最常用于传输流媒体,如Real Audio。
2.3层——网络层
网络层用于决定逻辑接口地址。路由决策是根据Internet协议(IP)地址的定位来完成的。例如,IP地址能够建立分隔的逻辑拓扑,即子网。把子网的定义应用于LAN工作站环境,那么特定的IP地址便可以定位到具体的工作站,而网络层则是根据该地址所关联的子网来定位。比如,子网地址10.10.10.x,用于客户服务部门的工作站或服务器,另一个子网地址10.20.20.x,则用于财务部门的服务器或工作站。有关IP编址的详细内容,将在后续小节“IP编址”中进行讨论,在此之前,请记住:一个逻辑IP地址包含了三个部分:网络号、子网号和主机位。
3.2层——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在所使用的网络介质上提供帧封装、差错检测和流量控制等功能。该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设备能够根据该层所使用的信息来决定数据包是否需要由本层来进行处理(也就是说,数据包是该递交给3层还是被丢弃)。数据链路层为设备的每一个LAN接口分配一个介质访问控制地址(MAC)。例如,在某个以太网LAN网段(segment)中,除了广播帧应当被该网段中所有设备接收外,对于单播帧,只有当数据帧的二层帧头内包含特定设备的MAC地址时,该数据帧才会被该设备所接收,否则将被丢弃。
但是请注意,串行(Serial)接口通常不需要唯一的2层站点地址,比如MAC地址,除非串行接口需要在多路访问网络中对自己进行标识。对于那些未遵循IEEE 802标准,而遵循OSI参考模型的网络,节点地址被称为数据链路控制(DLC)地址。例如,在帧中继网络中,2层地址被称为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
MAC地址的长度为6个字节或48个比特,其中前24个比特为组织唯一标识符(OUI),而另外的24个比特为唯一标识。有关MAC地址更加详细的信息,你可以登录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站点进行查阅。
IEEE负责为以太网网卡(NIC)的制造厂商分配以太网地址块。一个以太网地址的前3个字节(即0~23比特)为公司ID,而后3个字节则由厂商自主分配。表1-2列出了来自于Cisco公司的一个以太网地址。
对于MAC地址而言,某些人将组织唯一标识符称为厂商(vendor)ID或OID。虽然这种说法也是正确的,但IEEE坚持使用表1-2中给出的术语。
4.1层——物理层
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最底层,且最为靠近物理网络介质(例如,用于连接各种网络设备的物理线缆)。该层负责为连接两台系统之间的不同物理介质定义诸如电气、机械、功能性的规格。物理层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线缆、连接器及编码。图1-3描绘了OSI 7层之间的关系。
1译者注:Pretty Good Privacy,是一个基于RSA公匙加密体系的邮件加密软件。
转载地址:http://zkena.baihongyu.com/